山城小縣農業生變:從靠“天”到靠“市場”

中新網吉林通化8月15日電 (郭佳)地處吉林省長白山南麓的通化縣是一座典型的山城,群山環抱之中,鴨綠江一脈流經此地。

今年的雨季相較往年來得稍晚,進入7月下旬,降水才逐漸多起來,此時已是當地藍莓成熟的季節,田地裡一派忙碌景象。

通化縣光華鎮是當地最大的藍莓產區,政府希望在此打造一個“藍莓小鎮”。每年藍莓成熟的時節,采摘工的需求也會迅速增加,甚台中靜電油煙機出租至周圍幾個縣的農民也會加入進來。

“我們是旁邊柳河縣過來的,離這不遠。每年藍莓熟瞭都會過來采摘,一天能賺一兩百塊錢。”采摘工張淑芬說。

張淑芬所在的這片藍莓地隸屬於通化和韻藍莓現代農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和韻”),和韻是當地最大的藍莓企業。該公司副總經理徐明遠介紹,每年僅采摘一項為工人發放工資就超過瞭1000萬元。

近些年,隨著中國農業市場環境發生深刻變化,一場由需求端向供給端轉變的結構性改革大幕也隨之拉開。農民不再被動靠“天”吃飯,而是順應形勢變化,主動尋找市場。

與吉林省廣大的平原耕地不同,“八山半水分半田”是通化縣的真實寫照。為瞭利用好這些寶貴的耕地,通化縣在土地流轉和發展有機農產品上做文章,走上瞭可持續發展之路。

近三年,在縣政府的支持下,和韻的有機藍莓種植基地全部采取與農戶聯營的方式,即農戶憑土地入股,然後承包管護入股土地,工資加紅利每畝收入在2500元以上。

光華鎮黨委書記李超算過一筆賬:每畝藍莓一年的收入差不多相當於傳統農作物二十年的收入。不過,李超補充說,盡管藍莓經濟效益好,但由於種植成本較高,普及推廣尚有困難。




“農民對傳統農業投入相對隨意,但是對這種高投入高回報的新鮮事物有所忌憚。”光華鎮東升村支部書記杜鐵軍很懂農民,他沒有一味地對村民進行勸導,而是默默流轉瞭200畝土地,帶頭種起瞭藍莓,成瞭村裡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果然,杜鐵軍的成功經驗很快就引起瞭村台中靜電油煙機租賃裡的一些種糧大戶的註意,紛紛效仿種起瞭藍莓。

目前,這個村子的藍莓種植戶與和韻簽下訂單,生產出的有機藍莓在本地深加工後,產品行銷中國的一二線城市。

除瞭藍莓小鎮,通化縣還打造瞭西江貢米小鎮、英額佈牧業小鎮和果松生態小鎮。“未來將圍繞農業產業可持續、資源環境可持續和農村社會可持續三個目標全力推進改革。”通化縣縣長孫繼民說。(完)

(原標題:山台中靜電油煙處理機租賃城小縣農業生變:從靠“天”到靠“市場”)



本文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VCzpOO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