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司機的角度看,目前滴滴隻是做平臺(每單抽取20%),本身是不擁有車的。

所以從這個邏輯來看,美團開展出打車業務、收購摩拜單車也是順理成章瞭。

第二個壁壘是對司機和車的管控。

和美團不一樣,滴滴不是攤子鋪得越大就越厲害的,恰恰相反,滴滴是走專業化路線的。

滴滴從最開始的出租車業務,逐步發展出瞭目前的快車、專車、順風車、公交車和代駕業務,已經在出行領域做得非常深瞭,同時今年二月也傳出滴滴開始測試無人駕駛技術。


1 | 進擊的美團

這樣的沖突,其實已經體現在瞭美團外賣推廣美團支付、隱藏支付寶的鬥爭中瞭。在未來,美團與阿裡之間的摩擦也將越來越多。

政策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牌照,這也是美團遲遲進不去北京市場的主要原因。

阿裡之所以不再投資美團,正是因為美團未來發展的路徑必然和阿裡提出的“新零售”戰略沖突。美團最終會成為一個同時銷售產品和服務的公司,不出意外的話,美團應該會逐步重點佈局產品零售相關的業務。

1.乘客多不多

實際上,大部分有營運資質的車,都屬於大大小小的租車公司,每個公司擁有幾十輛到幾百輛不等。而司機則是以每個月5000-8000元不等的代價,承包這些車輛,完全是自負盈虧的。

美團的塑造型戰略最像哪一傢巨頭呢?——答案就是阿裡。

目前切入網約車市場其實是個非常好的時機。

可以確認的是,美團做打車業務,從一開始應該就沒準備做到行業第一,因為沒必要。在這個行業裡做第二名或者第三名是非常經濟實惠的選擇。

專欄

明面上,滴滴首先也開啟瞭補貼大戰,特別是給瞭司機端非常多的台北清洗抽油煙機|台北清洗抽油煙機廠商補貼。

3 | 網約車市場

而對美團自身來說,出行業務本身無疑對美團未來IPO的估值有不小的提升作用;打車以及單車業務,也是幫美團支付業務找到瞭新的增長點。

因此,司機在選擇平臺時,選擇的標準無非就是三個:

預計每個城市的補貼基本持續在1個月左右。這樣估算下來總的補貼量在10億人民幣左右,也就是1.5億美金,這個體量,和之前每天燒掉幾個億的補貼規模比起來,簡直不值一提(截止到發文為止,由於受政策影響,美團打車已經實際上逐步取消瞭補貼)。

還有一點不能忽略的是,美團所謂的30萬單裡面,其實有大量的是非目標客戶(應該還有很多刷單的)。這些非目標客戶大都價格非常敏感,看重的就是補貼後的車價比坐公交/地鐵/共享單車更便宜。一旦補貼結束之後,這些訂單就會消失。

而在科技相關領域,則可以繼續深挖自動駕駛、汽車數字抽油煙機清洗廠商|抽油煙機清洗廠商台北化等相關領域。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滴滴的部分產品應該會隨著一級供應商一起,進入到整車廠,從而走進千傢萬戶。

網約車業務最大的問題在於壁壘低,因為司機和乘客的切換成本低。這也是美團可以迅速搶占市場的直接原因。

為什麼這麼說?讓我們先來看一下滴滴的戰略。

美團戰略的最大特點,就是“沒有戰略”。

美團的野心與滴滴的反擊:從戰略層面分析美團滴滴之爭

從目前的消費者趨勢來看,商品和服務的聯系越來越緊密,界限也會越來越模糊。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賣產品的公司,越來越強調客戶體驗。

註:塑造型戰略是波士頓咨詢公司在《戰略的本質》中提出的一種戰略模式(如下圖)。詳細內容可閱讀《復雜商業環境中,如何選擇企業戰略》。

這種“精打細算”、“雷聲大雨點小”式的反擊戰,不僅無法威懾到美團,反而讓美團看到瞭滴滴的底牌。美團外賣唯一要做並且肯定會做的,就是和滴滴外賣正面硬剛。

阿裡的業務都是圍繞商品銷售的,而美團則是圍繞服務銷售的。

這裡補充一點,美團實際打瞭個政策擦邊球,找瞭大量的外牌車進入本地市場(比如上海市場有很多江蘇、浙江和安徽的車),所以聲勢浩大,但也埋下瞭不小的隱患。

從行業環境看,客戶習慣已經被之前的補貼大戰培養起來瞭。當年快的、Uber等先烈們投入瞭大量的金錢,美團現在切入,實際上屬於摘果子行為。

傳統觀點認為,美團的業務邏輯是基於地理位置的,甚至王興自己在去年底的內部講話中,也將公司的業務總結為“到店、到傢、旅行、出行四大 LBS 場景”。但需要註意的是,LBS隻是串起業務的鏈條,而不是業務備貨邏輯。

就在4月14日,上海政府出臺瞭相關政策,禁止外牌車參與運營業務,一下子就動搖瞭美團打車的基本盤。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滴滴是這件事情背後的重要推手,因為滴滴絕大部分司機是有運營資質的。

3.補貼多不多

段磊|

不僅如此,滴滴還試水瞭外賣業務,在無錫跟美團打得頭破血流,甚至被工商約談。

而美團則是在線下搭建瞭生活服務平臺,為商傢和消費者建立瞭通路。美團下一階段則要進一步融合線上線下的界限,所以我們看到瞭試水掌魚生鮮、開展打車業務、收購摩拜、與海瀾之傢合作等一系列動作。

在這裡,有個非常值得註意的細節,美團外賣的slogan是:美團外賣,送啥都快。實際業務不僅送餐飲,還送鮮花、藥品等時間要求高的商品,最近還和海瀾之傢試水瞭服裝配送,實際上已經開始入侵阿裡的地盤瞭。

在乘客端,本身的選擇也有很多,選擇就更多瞭,出租車就不必說瞭,美團、神州、首汽等都可以選擇,大部分乘客(除瞭因公出行)也隻關心兩點:價格和車輛多少。

因此,滴滴並沒有通過先發優勢建立起有效的壁壘,唯一像樣的壁壘,就隻剩政策瞭。

但如果我們仔細梳理美團從開始到現在的業務發展,就不難發現,美團其實已經形成瞭一套自己的商業邏輯:為消費者提供一站式的生活服務解決方案,包括餐飲、外賣、美容、娛樂、旅遊、酒店等等。

另一方面就是之前提到的抽油煙機清洗廠商|台北抽油煙機清洗廠商外牌車控制。

2 | 美團的野心

可以算這樣一筆賬,美團打車在上海號稱日均30萬單,去掉水分,平均10-15萬單。每單補貼20塊,那每天就是200-300萬。假設北上深杭等主要的一二線城市全線鋪開,每天補貼不會超過3000萬(10-15個城市)。

網約車真正的較量,應該是在補貼潮之後。這時候拼的是對司機和車輛的掌控程度、乘客的約車體驗和安全性,是個很長期的過程。

預計最終的格局還會是滴滴一傢獨大,美團虎視眈眈,其他的如易到,攜程,嘀嗒拼車等在各自的領域裡收獲一定的份額。

4 | 滴滴的反擊與戰略

滴滴的反擊分成兩塊,一塊是明面上的,一塊是暗地裡的。

此外,司機和乘客對滴滴多有抱怨,比如抽成太多、強制加價、強制拼車等,現在可以有效地吸引那些不滿的司機和乘客。

阿裡在線上搭建瞭電商平臺,為賣傢和消費者之間建立瞭通路。阿裡下一階段則要突破線上,打通線下,所以我們看到瞭成立菜鳥網絡、收購餓瞭麼、建立盒馬鮮生、收購銀泰和高鑫零售等一系列動作。

而暗地裡,之前也提到過,滴滴很有可能進一步助推瞭政策門檻,在上海直接導致瞭大量外牌車輛退出市場,動搖美團打車的基本盤。

第一條和第三條算是中規中矩的反擊,而第二條“外賣業務”就非常糟糕瞭。

凡是消費者需要的,美團就會提供。

美團戰略最終的走向,也會和目前的阿裡殊途同歸。

因此,美團實際上不自覺地形成瞭一種“塑造型戰略”——在復雜而不可預見的行業中,打造平臺與生態系統。

此外,滴滴最近幾年也通過投資的形式不斷加碼出行領域:

2018-05-10 00:00:00

除瞭以上這些,滴滴還在海外投資瞭Lyft(美國),99Taxi(巴西),Ola Cabs(印度)等出行類APP。

不難看出,滴滴采用的是典型的願景型戰略——不斷佈局各類和出行相關的領域,在出行領域精耕細作。

雖然2015年滴滴曾經戰略投資過餓瞭麼,但當時投資的主要驅動力在於競爭對手Uber正在嘗試外賣業務,作為對標Uber的跟隨者,滴滴自然需要有這樣的防禦性舉措。但隨著Uber推出中國、滴滴接管之後,外賣業務自然而然也就不再提起瞭。

美團的擴張一向以“無邊界”著稱:從最開始的團購,到現在的點評、外賣、旅遊、生活服務等,幾乎無所不包。你很難找到一個合適的詞匯來描述美團的戰略邏輯。

雖然外賣業務看似和打車很像,一個是送人,一個是送餐,但背後的業務邏輯、運營模式等是完全不一樣的。即使是單純考慮客戶對品牌的認知,外賣對滴滴來說也不是好的選擇。

因此,滴滴在外賣領域向美團發出挑戰,實際上會誤導未來的戰略方向,同時稀釋內部資源,畢竟外賣業務也是靠堆人和砸錢撐起來的。

更進一步講,滴滴把外賣業務的頭站放在無錫,就是一種認慫的表現。

無錫雖然是個富裕的城市,但明顯不適合“做大事”。滴滴把外賣業務放在這裡,更多的是示威與試探,因為在這樣體量的城市,即使失敗也很有限。

2.抽成多不多

滴滴戰略佈局的當務之急,應該是兩點:1. 加深網約車行業壁壘;2. 加快出行相關行業的佈局。

在壁壘方面,首先要做的肯定是滴滴一向擅長的政府關系與政策壁壘。

滴滴可以利用先發優勢,增加網約車牌照獲取的難度,同時然後是限制外牌車,避免突然出現大規模外牌車擠壓本地市場,最後是配合監管部門,增加營運車輛的執法力度,加固自身的基本盤。

美團的塑造型戰略和阿裡的最像,滴滴采用的是典型的願景型戰略,狹路相逢之下誰會勝?

之前也提過司機端忠誠度比較低,逐利性比較高,因此在司機端短期內最有效的方法是降低抽成比例,增加一定的補貼。同時,也要增加司機的切換成本,比如在給予獎勵的同時適當加上一些懲罰措施(目前滴滴已有相關政策)。

再就是控制車輛瞭,考慮到滴滴一向輕資產的路數,與整車廠、二手車商合作,或者利用汽車金融工具的形式,將車輛和滴滴綁定在一起應該是不錯的方案。

無論如何,滴滴的未來的戰略一定是和出行密切相關的。

作為出行服務商,滴滴未來可以打造自己的出行服務平臺,比如租車、車輛買賣、車輛抵押、車輛評估等,這些都可以通過合作夥伴來完成。

所以,現階段的燒錢行為更多地是品牌推廣,美團打車APP的滲透率上去瞭(司機和乘客端),目的也就達到瞭,所以補貼不會太久。

圖 / 圖蟲

本文系段磊授權世界經理人發佈,並經世界經理人編輯。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世界經理人立場,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獲取授權,並請附上出處(世界經理人)及本頁鏈接http://www.ceconline.com/strategy/ma/8800093194/01/,推薦關註微信公眾號(ID:CEC_GLOBALSOURCES)

世界經理人:自1999年創立以來,世界經理人網站(www.ceconline.com)致力於引導職業經理人實現卓越管理,以專業的形象為經理人用戶全方位提供最佳管理資訊服務和互動平臺。

美團野心戰略層面願景型戰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VCzpOO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